2011-08-16 10:03:13来源:武汉北大青鸟光谷校区作者:北大青鸟宏鹏光谷校区
介质故障的恢复
发生介质故障后,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和日志文件被破坏,这是严重的一种故障,恢复方法是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成的事务。具体地说就是:
⑴. 装入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离故障发生时刻近的转储副本),使数据库恢复到近一次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
对于动态转储的数据库副本,还须同时装入转储开始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利用恢复系统故障的方法(即REDO+UNDO),才能将数据库恢复到一致性状态。
⑵. 装入相应的日志文件副本(转储结束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重做已完成的事务。即:
先扫描日志文件,找出故障发生时已提交的事务的标识,将其记入重做队列。
然后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重做队列中的所有事务进行重做处理。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
这样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至故障前某一时刻的一致状态了。
介质故障的恢复需要DBA介入。但DBA只需要重装近转储的数据库副本和有关的各日志文件副本,然后执行系统提供的恢复命令即可,具体的恢复操作仍由DBMS完成。
n 并发控制
在多用户共享系统中,许多事务可能同时对同一个数据进行操作,这时候就产生了并发控制的问题。DMB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负责协调并发事务的执行,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不受破坏,同时避免用户得到不正确的数据。
同时并发方式:在多处理系统中,每个处理机可以运行一个事务,多个处理机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事务,实现多个事务真正的并行运行,这种并行方式称为同时并发方式。
并发控制机制是衡量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通常可能带来以下的问题:
u u 丢失更新问题
u u 不一致分析问题(读过时的数据)
u u 依赖于未提交更新问题(读“脏”数据)
处理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封锁技术。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封锁:所谓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它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记为X锁) 和共享锁(Share Locks,简记为S锁)。
排它锁: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它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其它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有两种类型:
uu 排他型封锁(X封锁)
uu 共享型封锁(S封锁)
在运用X锁和S锁这两种基本封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还需要约定一些规则,例如应何时申请X锁或S锁、持锁时间、何时释放等。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封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对封锁方式规定不同的规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封锁协议。下面介绍三级封锁协议。对并发操作的不正确调度可能会带来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等不一致性问题,三级封锁协议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并发操作的正确调度提供一定的保证。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达到的系统一致性级别是不同的。
一级封锁协议是: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事务结束包括正常结束(COMMIT)和非正常结束(ROLLBACK)。
二级封锁协议是: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二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还可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
三级封锁协议是: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三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外,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和操作系统一样,封锁的方法可能引起活锁和死锁。
一.活锁
活锁: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T4的请求,......,T2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二.死锁
死锁: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1,T2封锁了数据R2,然后T1又请求封锁R2,因T2已封锁了R2,于是T1等待T2释放R2上的锁。接着T2又申请封锁R1,因T1已封锁了R1,T2也只能等待T1释放R1上的锁。这样就出现了T1在等待T2,而T2又在等待T1的局面,T1和T2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形成死锁。
死锁的预防:
在数据库中,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两个或多个事务都已封锁了一些数据对象,然后又都请求对已被其他事务封锁的数据对象加锁,从而出现死等待。防止死锁的发生其实就是要破坏产生死锁的条件。预防死锁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次封锁法: 一次封锁法要求每个事务必须一次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部加锁,否则就不能继续执行。一次封锁法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死锁的发生,但也存在问题,一次就将以后要用到的部数据加锁,势必扩大了封锁的范围,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并发度。
顺序封锁法:顺序封锁法是预先对数据对象规定一个封锁顺序,所有事务都按这个顺序实行封锁。顺序封锁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死锁,但也同样存在问题。事务的封锁请求可以随着事务的执行而动态地决定,很难事先确定每一个事务要封锁哪些对象,因此也就很难按规定的顺序去施加封锁。
可见,在操作系统中广为采用的预防死锁的策略并不很适合数据库的特点,因此DBMS在解决死锁的问题上普遍采用的是诊断并解除死锁的方法。
Copyright (c) 2006-2024 武汉宏鹏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