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3 15:12:03来源:武汉北大青鸟光谷校区作者:北大青鸟宏鹏光谷校区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体现就业增长优先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国高校毕业生有212万,2004年达到250万,而2005年和2006年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2009年毕业生达到610万——省政协委员李平列举一组数据来说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伴随着毕业生如潮水般地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呈现一个缓慢增长趋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 ”
对此,省政协委员於忠祥颇有同感:高校毕业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即高校毕业生这种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必然会出现“滞销”。毕业生总量过剩、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已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也挫伤了一些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积性,进而也影响到我国中等教育。
省政协委员王雪松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根本的是加速发展经济,扩大社会需求。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动力源泉。她建议,经济增长方式应逐步从经济增长优先型向就业增长优先型转变,将创造就业和工作岗位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
关注高校专业趋同
高校的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过分趋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统一,造成严重的大学毕业生同质化现象。许万祥委员一针见血指出。
据王雪松反映,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观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尽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大多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教育模式的相对稳定与产业结构动态发展的不适应,造成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王雪松建议,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所以高校应转变办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会,人会我精"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因此,要想打破僵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本着"程度高、内容新、实用强"的原则改革和建设学科体系,培养专博相济、专深博广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改变市场与毕业生的供求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引导学生调整心态
“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造成很大的压力。 ”李平委员曾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自身评价过高,把考公务员和考编当做选择。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注重眼前利益。一些同学看到部分其他同龄人收入待遇高,这无形中也提升了他们的就业期望值。
调研中发现,多数毕业生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在父母身边呵护式成长,从而也产生了对父母的依赖性,表现明显的就是恋乡情结。还有不少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寻求理想的职位,宁肯失业也不愿去偏远地区,导致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偏远落后地区苦求不到人才。
王雪松委员说,尽管我们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在毕业后学以致用,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毕业后都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何况评价一个工作的好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的哈佛大学既希望他们培养的学生成为各方面的领袖,但同时也鼓励学生从事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到社区工作。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建议,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
优化就业环境
目前,继续出台和落实鼓励政策,加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力度,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因素。许万祥分析这些因素时认为,“凡进必考”政策普遍实施,因考试时间不固定,形式不统一,标准不确定,使求职变数加大。形成凸显的新的就业路径性矛盾;中学“编制核定”基本结束,师范毕业生就业困难加大,师范生面临“有岗无编”的困境;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才本土化倾向有所抬头。大城市对外地毕业生的准入资格提高,非生源地毕业生遭排斥;经济发达地区出台户口限制政策,使一些欠发达地区高校原有的就业市场严重萎缩;许多用人单位普遍提高用人门槛,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研究生就业层次下移,挤占生就业空间。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也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一个热点。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政协委员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成因,建言献策并开出良方。
Copyright (c) 2006-2024 武汉宏鹏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